《流浪地球3》剧组招募临时演员?官方辟谣
声明称,近日,电影《流浪地球3》剧组发现有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冒用郭帆导演、剧组合作方等身份,通过社交平台自媒体账号对外发布“临时演员招募通知”“投资方招募”等信息,诱导公众联络。
声明称,近日,电影《流浪地球3》剧组发现有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冒用郭帆导演、剧组合作方等身份,通过社交平台自媒体账号对外发布“临时演员招募通知”“投资方招募”等信息,诱导公众联络。
电影《流浪地球3》剧组(下称“剧组”)近日发现有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冒用郭帆导演、剧组合作方等身份,通过社交平台自媒体账号对外发布“临时演员招募通知”、“投资方招募”等虚假信息,诱导公众联络。
声明称,《流浪地球3》剧组发现有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冒用郭帆导演、剧组合作方等身份,通过社交平台自媒体账号对外发布“临时演员招募通知”“投资方招募”等信息,诱导公众联络。
电影《流浪地球》官方微博 @电影流浪地球 今日发文称,有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冒用郭帆导演、剧组合作方身份对外发布“临时演员招募通知”、“投资方招募”等信息,诱导公众联络。官方提醒影迷及公众朋友,请大家提高警惕,谨防诈骗。
此前,央视主播邹韵曾探班导演郭帆,对于《流浪地球3》的制作,郭帆说,必须要想办法创新,创新应该是全部。“希望《流浪地球3》是‘全新’的,是观众在别的影片或作品中没见过的,所以‘3’的制作会比‘1’和‘2’标准更高。”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4月28日讯(记者 邓正可)4月27日,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在青岛举行。备受瞩目的各项大奖逐一揭晓,其中,由潇湘电影集团出品的电影《年会不能停!》荣获本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、优秀编剧奖(董润年、应萝佳),联合出品的电影《流浪地球
近日,郭帆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邀请沈腾加入《流浪地球3》,他说:“我超级喜欢《独行月球》,《流浪地球2》不是月亮被炸掉了吗,(沈腾)总得有个落脚的地儿吧,落到《流浪地球3》得了。”
本届华表奖,郭帆凭借《流浪地球2》获优秀导演奖;董润年、应萝佳凭借《年会不能停!》获优秀编剧奖;张译凭借《三大队》获优秀男演员奖;惠英红凭借《我爱你!》获优秀女演员奖;彭飞凭借《三大队》获优秀电影音乐奖;蔡涛、廖拟凭借《无名》获优秀电影摄影奖。
“一路以来,有很多人陪我们的‘小破球’一起走。”《流浪地球》系列电影已经诞生10年,郭帆在颁奖现场感谢了原著作者刘慈欣等主创人员:“没有他那本小说,就不会有这部电影,感谢他为中国科幻作出的巨大贡献。感谢吴京,一开始说客串,串着串着就变成了主演,一开始说不收钱,
被问从《流浪地球》到《流浪地球3》经历的心态的变化,郭帆说:“随着技术的发展肯定有各方面的变化,特别是在未来,不管是生产上,还是放映的媒介都会有变化,我们也是想去尝试一些新的表达方式,不光是在银幕上,包括我们想尽可能地强化某种体验感,如果体验感强化出来的话,也
4月27日,郭帆带《流浪地球3》剧组来到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,他表示,再次回到青岛有一种“回家的感觉”,“项目从2015年开始筹备,到现在刚好是10年了。前两部都是在青岛筹备的,每次回来都特别亲切,是回家的感觉。”郭帆透露,《流浪地球3》做了300多天的拍摄
齐鲁网·闪电新闻4月27日讯4月27日,山东青岛,《流浪地球2》剧组亮相华表奖入场式。刘慈欣:光说走入场式,没说还得讲话啊。连连摆手的样子太可爱了。
齐鲁网·闪电新闻4月27日讯4月27日,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入场式,郭帆直言自己从拍摄场地赶到华表奖现场,他此前曾说青岛是他的福地,期待今晚《流浪地球2》有好消息!
1905电影网专稿4月27日,“共筑电影梦,激扬时代情”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青岛隆重举行,数百位老中青电影人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中国电影的至高荣誉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康辉、电影频道主持人蓝羽、电影人黄渤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邹韵共同主持本届
4月27日,郭帆带《流浪地球3》剧组来到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,他表示,再次回到青岛有一种“回家的感觉”,“项目从2015年开始筹备,到现在刚好是10年了。前两部都是在青岛筹备的,每次回来都特别亲切,是回家的感觉。”郭帆透露,《流浪地球3》做了300多天的拍摄
1905电影网讯日前,电影《异形》衍生剧《异形:地球》(Alien: Earth)第一季发布先导预告,从宇宙中最黑暗的角落,一艘搭载了五种不同生命形式的飞船即将抵达地球,它们“每一种,都是独一无二…致命的物种”,人类追寻生机,却敲响死亡警钟…
在开机现场,郭帆导演,吴京、沈腾等主演参加开机仪式。吴京称希望自己多演一些喜剧,沈腾多一些动作,两人互换一下,特别期待“沈叔叔”的打戏。
4月26日是“异形日”,《异形》系列粉丝们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庆祝。今年,IGN特别为这一场合分享了FX新剧《异形:地球》的独家预告,展示了在维兰德-汤谷公司飞船上一种生物的孕育过程。
走进《流浪地球》的银幕世界,除了被行星发动机的钢铁森林和月球坠落的末日场景震撼,那些在冰原上高效作业的门框机器人、能自主决策的550系列AI,以及带着笨拙萌感却能扛着灭火器冲锋的机器狗“笨笨”,共同勾勒出一个技术高度渗透的未来。
聊起科幻电影,不少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好莱坞大片里那些熟悉的套路:英语是绝对的主角,拯救世界的英雄大多带着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,即便有国际元素,也常常是“美式价值观”的变形输出。